→ 防止互花米草复生和二次入侵
→ 不破坏底栖生态环境
→ 空-天-地一体化互花米草动态识别
→ 基于GIS的互花米草监测防治多源数据融合
→ 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集群自动管理
目前全国互花米草入侵面积达到6万公顷,严重侵害潮间带滩涂资源,破坏了本地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缺少长期有效的治理与防控手段。传统刈割+翻耕,需要多次翻耕,对底栖生物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淹3-6个月,底栖生物在水淹状态下几乎灭绝;化学治理方法,生态破坏性无法估量;并且传统治理方法,大范围、无选择性的清除,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性的破坏。
针对传统互花米草治理方式的根本性问题,互花米草生态治理体系借助互花米草人工智能识别、不同生境互花米草多源遥感精准识别、治理成效智慧评估等关键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本土植被和底栖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精准识别并清除互花米草,真正达到互花米草的长效生态化防治目的。
本系统基于B/S的架构,构建出四层体系结构,自下而上分为数据层、系统层、应用层和表示层。
依据现场作业数据和区域环境数据,构建基础数据层,并通过数据传输和数据调用,给系统层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系统层通过数据报表引擎和GIS引擎的综合计算功能,将数据层传递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应用层各个子系统可对系统层处理过的数据进行多方式、多层次的展现,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报表引擎运算过的数据进行页面展示,GIS地图子系统从GIS引擎获取到运算分析后的专题图并进行地图操作展示,互花米草治理监测子系统和入侵及预警子系统均从系统层调用实时/历史数据以及报表数据进行二次运算,再反馈指令给系统层,从而驱动现场工作的机器人进行规划作业,数据可视化子系统调用系统层运算后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表示层能够使用不同的客户端进行浏览观看,能够根据不同的用户权限访问应用层的各个子系统。
1)监测数据管理子系统
监测数据管理子系统具有卫星遥感数据、无人机拍摄数据和地面监测数据上传及展示功能。互花米草治理及监测所需数据有互花米草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数据库、卫星遥感数据库、无人机飞行数据库、现场监控数据库和监测产品数据库,本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调用和上传相关数据。
2)GIS地图子系统
提供互花米草遥感监测专题图,能够对地图进行缩放展示功能。基于二\三维GIS系统,绘制互花米草区域分布专题图,可进行地图缩放、全图显示、漫游、鹰眼显示、分层选择、单点选择、矩形选择、圆形选择、地图打印、地图切换以及其他专题图制作等操作。
3)互花米草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集群管理子系统
通过5G网络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可实时查看现场互花米草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工作状态和工作轨迹,结合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数据,可对整个区块进行细致排查和状态更新。并能够调用现场调查数据和遥感监测数据,展示互花米草治理前后场景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数据。
4)互花米草治理成效智慧评估子系统
借助现场监控数据,结合不同时间上传的无人机飞行数据和卫星遥感数据,集成已有的互花米草智能识别技术。将检测到互花米草的区域信息导入GIS系统,并按照零星入侵、斑块生长、大片聚集和区域占据等级别标注入侵程度。能够实现对清除区互花米草复生状况及互花米草新入侵状况进行预警,及时引导互花米草生态治理智能机器人前往实施精准清除,从而实现对互花米草的长期生态化治理目标。